【行政區(qū)劃】滕州市行政區(qū)劃,明代之前不詳。明初,縣下設鄉(xiāng),鄉(xiāng)下置社,全縣劃分為6鄉(xiāng)59社。英宗正統年間(1436—1449年),增加到9鄉(xiāng)87社;9鄉(xiāng)是滕城、使相、安樂、禮教、柏山、迎仙、義河、明理、安仁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,改用保甲法,用八卦名統領72保:乾統5保,坎統5保,艮統7保,震統5保,巽統9保,離統22保,坤統7保,兌統12保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,將八卦名稱改為仁、義、禮、智、孝、悌、忠、信。宣統年間,全縣設武城、虺壇、梁城、邾城、長城、昌慮、管鮑、塢泉、休城、楊城、漢宮、公邱、薛城、臨城、微湖等15個鄉(xiāng),但未及實施清朝滅亡。? ? ? ?
民國初年,沿襲清制。1918年改社為區(qū),全縣為72個區(qū)1652個村。1931年,全縣并為9個區(qū)。1934年,滕縣為一等縣,仍為9個區(qū),下轄219個鄉(xiāng)46個鎮(zhèn)。1936年,改劃為11個區(qū)75個鄉(xiāng)2個鎮(zhèn)。 ? ? ?
1938年3月,日軍侵占滕縣。8月建偽縣公署,下設區(qū)、鄉(xiāng)。1941年,劃分為9個區(qū)、81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1758個村莊。1944年,改為10個區(qū)、81個鄉(xiāng)鎮(zhèn)??谷諔?zhàn)爭期間,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滕縣先后或同時在局部地區(qū)建立抗日民主政權,時間有長有短,轄區(qū)時大時小。1944年4月,滕縣抗日民主政府轄滕東7個區(qū)。解放戰(zhàn)爭期間,區(qū)、鄉(xiāng)的體制、區(qū)劃不穩(wěn)定。 ? ? ?
日軍侵占滕縣后,國民黨滕縣政府轉移到滕西沿湖一帶,轄區(qū)有名無實??箲?zhàn)勝利后,根據新縣制劃為5個區(qū)1個特別區(qū)。1946年,改為9個區(qū)76個鄉(xiāng)5個鎮(zhèn)。1947年3月,保留1個區(qū)(九區(qū))、74個鄉(xiāng)、6個鎮(zhèn);6月,改為2個區(qū)43個鄉(xiāng)鎮(zhèn);9月,設3個區(qū)、3個督察區(qū)、1個示范鎮(zhèn)。1948年,改為37個鄉(xiāng)鎮(zhèn)668保、9295甲,鄉(xiāng)鎮(zhèn)以地名命名,保甲以數為序。是年7月,人民解放軍第二次解放縣城,國民黨縣政府瓦解。 ? ? ?
1949年10月1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。全縣轄11個區(qū)、13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604個村。1950年,各區(qū)名稱以地名命名,共11個區(qū)。1953年9月,撤銷白彥縣,有5個區(qū)歸屬滕縣,調整后的區(qū)劃以數字排序。1955年9月,全縣16個區(qū)改按地名稱呼,即城關、羊莊、桑村、城頭、官橋、東郭、界河、大彥、魯寨、沙河、王開、山亭、馮卯、辛莊、辛召、徐莊等區(qū)。1956年3月,鳧山、薛城同時撤銷,兩縣部分地區(qū)劃歸滕縣;同時,微山縣兩個鄉(xiāng)劃歸滕縣。全縣區(qū)劃因此做出較大調整:撤銷城頭區(qū)、辛召區(qū)、大彥區(qū),將城頭區(qū)分別并入東郭區(qū)、桑村區(qū),把辛召區(qū)分別并入辛莊區(qū)、山亭區(qū),把大彥區(qū)的一部分并入魯寨區(qū),大彥區(qū)的另一部分和原薛城二區(qū)合并為鮑溝區(qū)。撤并調整后,全縣有20個區(qū)、288個鄉(xiāng)、1962個村,面積2218平方公里。是年9月擴大鄉(xiāng),12月建鎮(zhèn),調整后,全縣區(qū)劃分為19個區(qū)、2個直轄鎮(zhèn)、72個鄉(xiāng)。1957年4月,全縣區(qū)劃調整為15個區(qū)、2個直轄鎮(zhèn)、103個鄉(xiāng)。1958年秋,撤鄉(xiāng)鎮(zhèn)建18個人民公社,同時撤銷4個辦事處。是年冬,歡城、殷莊兩個公社69個自然村劃歸微山縣,鄒縣39個自然村分別劃入滕縣的界河、東郭兩公社。1959年秋,全縣調整為22個公社。1960年3月,臨城公社164個自然村劃歸棗莊市。1962年,全縣調整為29個公社、1275個大隊。1965年,城關公社分為城關鎮(zhèn)和城郊公社,全縣計30個公社(鎮(zhèn))。1966年5月,30個公社(鎮(zhèn))調整為19個區(qū)(鎮(zhèn)),下轄168個公社。1968年12月20日,撤銷區(qū)(鎮(zhèn))、小公社,恢復1965年的30個公社(鎮(zhèn))。1982年5月,夏莊、辛莊、金莊人民公社分別更名為黨山、水泉、洪緒人民公社。1983年11月21日,滕縣東部的店子、馮卯、水泉、辛召、城頭、桑村、山亭、徐莊公社劃歸棗莊市山亭區(qū)。1984年3月31日,全縣22個公社改為8個鎮(zhèn)14個鄉(xiāng),即:城關、界河、東郭、大塢、級索、西崗、木石、官橋鎮(zhèn),龍陽、黨山、崗頭、望冢、嶧莊、姜屯、城郊、東沙河、洪緒、鮑溝、南沙河、羊莊、張汪、柴胡店鄉(xiāng)。11月28日,崗頭、姜屯、南沙河、鮑溝、張汪、羊莊、柴胡店7個鄉(xiāng)改為鎮(zhèn)。1985年2月,全縣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,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。1987年,全縣轄15個鎮(zhèn)7個鄉(xiāng),1207個村民委員會。全縣有1229個自然村、299719戶、1226765人。 ? ? ?
1988年,滕縣改為滕州市,行政區(qū)劃未有變動。1991年11月,東沙河、洪緒、望冢、龍陽4個鄉(xiāng)改為鎮(zhèn)。2000年3月,嶧莊鄉(xiāng)改為鎮(zhèn),全市轄2個鄉(xiāng)、20個鎮(zhèn)、140個管理區(qū)(辦事處)、1245個行政村(居)民委員會。是年6月,撤銷城關鎮(zhèn),成立荊河、龍山街道辦事處。2001年2月,將黨山鄉(xiāng)與東郭鎮(zhèn)合并為東郭鎮(zhèn),嶧莊鎮(zhèn)與大塢鎮(zhèn)合并為大塢鎮(zhèn),望莊鎮(zhèn)與崗頭鎮(zhèn)合并為濱湖鎮(zhèn)。是年6月,龍山、荊河兩個街道和城郊鄉(xiāng)合并,將南沙河、姜屯、東沙河、洪緒鎮(zhèn)的部分村莊納入城區(qū),按照東、西、北、南四個方位,設立龍泉、荊河、北辛、善南4個街道。 ? ? ?